打开ChinaNews阅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江西日报2017-12-27 14:52:45

  江西日报讯:“天上云居,诗画西海。”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部有一个由亚洲最大土坝水库(柘林湖)和被誉为“中国佛教领袖摇篮”的云居山组合而成,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佛教样板丛林、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为一体的山岳湖泊型旅游区。她,就是被广大游客誉为“中国最美湖光山色”的庐山西海。

  庐山西海地处庐山与鄱阳湖之西,是南昌、武汉、长沙、合肥四个省会城市的十字交汇地。福银高速、大广高速、京九铁路穿境而过,西海高速环湖而建,距九江机场、昌北机场只有50分钟左右的车程,与庐山、三清山、婺源、景德镇相连,共同组合形成著名的环鄱阳湖国际黄金旅游线路。

  20世纪50年代末,10万农民响应国家号召,肩挑背扛在修河上筑起亚洲第一大土坝,缔造了今天碧波万顷的庐山西海。庐山西海总库容达8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45米,能见度达11米,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水标准。这里是有着6.5亿年地球生存史的濒危物种——桃花水母在全国罕见的繁衍栖息地,因此被誉为“生命西海”。景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大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

  庐山西海绿岛拥翠,1667个岛屿星罗棋布,点缀在308平方公里的水域中,犹如颗颗翡翠落玉盘。景区内森林茂盛,植被完整,森林覆盖率达89.2%,汇集了2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伯乐树,以及香果树、古银杏、红豆杉、八角茴、罗汉松等众多珍稀树种。这里还可以看到成片的天然栓皮栎群落,有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中国当前存世不多、价值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享有“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洲”美誉的云居山因 “山势雄伟高峨,常为云雾萦绕”而得名,山上的真如禅寺自唐代道容禅师奠基开山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膺、佛印、虚云、海灯等历代高僧大德曾在这里开坛讲禅,日本、韩国佛教界更是将真如禅寺尊为曹洞宗祖庭之一;新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后,六任会长中有四位曾在这里住持或修行,奠定了真如禅寺“中国佛教领袖摇篮”的地位。

  作为全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真如禅寺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宗风,台湾星云大师参访时称之为“千年来仅存的‘禅门仪规’”,更被四众弟子敬奉为世界坐禅中心。2008年11月,真如禅寺迎来了建寺1200周年的盛大庆典,世界佛教联合会主席瓦纳密提率海内外佛教大师和信徒居士数千人共襄盛举,前来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先后慕名前来参访。

  云居山奇山异石、溪水瀑布、古寺牌楼、僧侣塔林等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在历史上,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秦少游、晏殊、朱熹、王安石等名人曾留下270多篇赞美云居山的诗文画作。苏轼赞之为“冠世绝境,大士所庐,四百州天上云居”。

  现在的庐山西海,既可以禅修养生、湖边垂钓,寻找悠然脱俗的雅致,也可以体验动感西海水世界,尽情呼吸新鲜的负氧离子,还可以享受被誉为养生之泉、长寿之源的原生态富矿温泉和有着“江南勇士第一漂”的桃花溪漂流,俨然已成为运动休闲度假的天堂。

  “庐山西海作为九江打造旅游‘两圈两带’战略布局的重要‘一圈’,要发挥标杆作用和推动作用,在打造健康运动休闲主题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上发力,保护好生态,引进龙头旅游项目,进一步做好宣传、推介、营销工作,不断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庐山西海旅游经济圈建设,让庐山西海这颗明珠更加璀璨耀眼”,12月23日,九江市委书记杨伟东在庐山西海调研时,对景区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10月10日,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彬杨在“庐山西海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工作调度推进会”上,对庐山西海下步发展提出了“全力以赴创5A、全力以赴上项目、全力以赴抓管理、全力以赴抓创新”的要求。今年以来,庐山西海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七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永修、武宁两县的大力支持下,强化党的领导、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重大项目落实年活动为抓手,全力创建国家5A景区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开创了景区“二次创业”新局面。

  发展思路不断优化 

  “我们紧紧围绕江西‘旅游强省’和九江打造旅游‘两圈两带’战略部署,不断优化景区发展思路,为的就是谋定而动、突破创新,实现更大发展。”九江市政府党组成员、庐山西海风景区党委书记李甫勇说。庐山西海一是确立以“健康运动休闲”为主题,创建国家5A景区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通环湖旅游公路,实现南北对接发展向环湖发展转变的思路。二是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做大做强旅游经营,探索“资源+资本+运营”优势互补的政企合作发展思路。三是以规划为引领,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资源保护和有序经营的“大保护”思路。这些在省市关心指导下形成的发展思路,是贯彻落实省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与党的十九大精神高度契合,为景区“二次创业”奠定了基础。

  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执行力、落实力。一是优化布局分工机制。结合景区实际,优化工作布局,调整班子分工,实行一路二片三线即环湖旅游公路、柘林片区、巾口片区、旅游经营线、招商选资线、规划建管线的分工布局。二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按照“五环链接”工作推进机制要求,在继续实行六年来坚持的月、季、年综合督查考评机制的基础上,实行“每周一协调、半月一调度、每月一督查、逢季看变化、年终算总账”的督查考核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实行“百日冲刺”机制。根据景区阶段性重大工作安排,实行“百日冲刺”机制。今年围绕全省旅发大会、5A景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先后开展了“迎接省旅发大会”和“冲刺百日、迎接国评”冲刺活动,把任务分工具体到人、到时,并纳入年度综合考评。

  品牌创建成果丰硕 

  一年来,风景区以国家5A景区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两大创建为突破,全力创建景区品牌,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5A景区”创建进展顺利。在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刚满两年获得创5A景区资格的基础上,全力开展5A创建申报工作。今年4月完成省级景观质量评审,5月中旬上报国家旅游局待评。7月开始,全力开展了“冲刺百日、迎接国评”活动,全面推进景区基础设施等改造工作,创5A的软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提升。二是“体育旅游”品牌逐步叫响。创新探索“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围绕“体育+旅游”,通过优化调整项目规划、融入健康运动休闲元素、大上体育旅游项目、举办体育品牌赛事等打造景区体育旅游品牌。近年来,先后被评为“2016、2017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今年7月,风景区成功获评全国首批、江西唯一“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和全国首批运动休闲试点小镇,庐山西海体育旅游品牌正在逐步叫响。三是“研学游”品牌初步形成。立足景区优质的生态资源,把旅游和中小学生实践教育相结合,着力打造水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富有景区特色又具有研学实践教育功能的项目,打造精品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今年11月,风景区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庐山西海“研学游”品牌初步叫响。四是生态品牌成效初显。今年以来,国家环保部领导多次到庐山西海考察指导工作,对庐山西海生态环境保护予以高度肯定,并全力支持投资风景区建设全国首个户外为主的“自然生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同时风景区还获批为第二批“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五是2017年风景区成功完成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参观考察接待工作,赢得了全省各级领导一致好评,获评了2016年度“全省优秀旅游景区”。

  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全力开展重大项目落实年活动。一是招商引资成效好。积极组织参加了央企入赣、长江经济带投洽会、赣京会、赣港经贸合作等省市招商活动,成功签约落户项目6个。按照“空中看西海、水上玩西海、水下探西海、陆上竞西海”的立体开发布局,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全面招引项目。今年以来,风景区共新洽谈项目72个,新签约项目14个,签约资金493.3亿元,新开工项目6个,新投产项目6个。二是服务项目举措实。制定包挂项目服务方案,实行一个片线、一名领导、一支队伍包挂项目的服务机制;深化景区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开展“降成本、优环境”行动,实行景区职权范围内联审联批和“一次办”,景区外“帮办制”;积极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利用财园信贷通等为企业融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落实“政企茶叙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政企茶叙会,解决项目推进困难。三是落户项目推进快。爱心山庄改造、巾口码头商业综合体、消防营房、海陆空水上摩托艇游乐基地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柘林湖宾馆改造、黄金洞、水云间大酒店、巾口温泉度假村、西海舰队小球运动休闲中心、玻璃观光塔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完成了桃花溪漂流景区收购工作并全面接管,正在改造提升并同步规划做大做强。预计到年底,风景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8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财政收入12150万元,同比增长17.3%。

  旅游经营成效凸显 

  始终坚持一手抓项目、一手抓经营。一是政企合作取得突破。加快推进与中交集团、华体集团等战略合作洽谈。11月22日,九江市政府与中交、华体集团成功签约,探索出了一条“资源+资本+运营”优势互补的合作路子。二是宣传营销持续加力。加大旅游宣传营销投入力度,连续数年投入“重金”参与“江西风景独好”央视宣传活动。加大与省市主流媒体对接,建立了品牌营销、形象宣传长效合作机制。南昌、长沙、武汉、合肥等周边省会城市办事处相继成立。“美食文化节”“垂钓比赛”“龙舟赛”等品牌宣传活动连年举办。庐山西海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三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规范公司管理,强化旅游软硬件设施提升,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充分发挥青年服务平台作用,招募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干部职工在五一、十一节假日期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一月一问计”活动,积极解决游客诉求。一年来,景区管理不断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越级旅游投诉事件,未发生一起因游客安全、游客权益导致的负面舆情事件。四是旅游指标持续增长。预计到年底,风景区接待游客102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实现旅游总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接待游湖上岛游客62.7万人次,同比增长24.7%。

  生态资源保护有力 

  庐山西海风景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于先葵介绍,庐山西海“一片青山、一湖清水”资源不可复制,景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好景区优质的生态资源,让好的资源得到永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为此,庐山西海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结合景区实际,创新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河长制、片长制、岛长制、船长制、路长制、工长制”的“六制管理法”,落实“河长制”要求点更多、线更长、面更广,全面推进景区“河长制”升级版。二是严格落实环保措施。坚决打好环保攻坚战,严格办理项目环评手续和执行环保“三同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突击督查。巾口、司马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环保项目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营,40余艘新型环保船艇投入使用。景区环保设施利用率达到100%。三是全力开展“六非”整治。针对景区存在的非法垂钓、非法载客、非法码头、非法建设、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六非”问题,全力开展“六非”综合整治。经摸底排查,发现湖区水域范围内存在水上浮动设施315个,其中垂钓木屋276个。与永修、武宁两县联手,发布非法垂钓整治公告,联合开展非法垂钓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计清理非法垂钓平台234个。下一步风景区将研究出台关于垂钓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实行项目化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护好庐山西海“一片青山、一湖清水”。

  风正时济,自当扬帆破浪;蓝图绘就,理应阔步前行。2018年,庐山西海风景区将以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九江旅游“两圈两带”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创建国家5A景区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实现景区品牌大提升;全力打通环湖公路,实现环湖发展,建设庐山西海旅游经济圈;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做大做强旅游经营;全力推进资源保护和有序经营,永远守护“一片青山、一湖清水”,为谱写“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九江诗篇”贡献西海力量。

阅读
 
责编:陈晨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