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消息:朱黄峪村位于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东南部的苏鲁交界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落后村。全村共有居民262户,有贫困户131户。现有耕地面积998亩,山荒面积800亩,人均耕地1.3亩。主导产业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从事传统的小麦、花生等农作物种植,由于耕地偏少、种植单一,经济发展落后。“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全体村民多年的梦想。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和部署安排下,朱黄峪村通过创新落实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村民收入,从而提高了精准扶贫水平,最终实现了脱贫增收,成为玉山镇科学发展的先进文明村。
结合村情,落地产业项目。通过入户走访、访谈调研、召开座谈会、邀请农业专家实地察看果树种植的地形地貌、土壤检测分析、地矿专家实地物探灌溉井等形式进行研究论证,结合村情民意、丘陵地貌和地下水源的特点确定了帮包村发展扶持种植红富士矮化苹果项目方案。
结合农户,培育特色产业。通过走访和调研,确定了以果树种植、黄烟种植、地瓜种植为主导产业;蛋鸡养殖、肉鸡养殖、生猪养殖为辅助产业;鼓励有管理能力、有经济能力的种养大户通过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扩大规模,创办企业。截止目前,帮包村先后成立了嘉峪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鑫磊家庭农场、家硕农场、富美农场、老沟家庭农场、文彬农场、贺明家庭农场、孟记农场。随着企业的注册,农场的成立,极大的壮大了帮包村的经济实力,又依托农场发展带动贫困户的脱贫,仅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农场就有4家,通过打工的方式,间接帮助贫困户20多家,有8人成为了帮包村的致富先锋,形成了以农业经营大户带动全村村民致富新局面。
结合生态,引进绿色产业项目。村东侧的双山与夹谷山旅游景区同属一个山脉,距离仅1公里,山下还有一条废弃的战备坑道,与夹谷山景区战备坑道相似。经村两委研究决定,以双山为纽带,引进农业经营公司,带动乡村发展,形成双山休闲旅游、观光采摘的绿色产业布局。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将过去村民承包村集体的山荒地以高出2倍的价格反租过来,在双山周围,流转到反租倒包山荒地近300亩,采取了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临沂地生农业经营公司,发展朱帮包村双山休闲采摘园项目,带动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就业。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既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又增加了村民的第三产业收入,集体年增收12万元,使帮包村经济发展坐上了夹谷山旅游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三个结合实施创新产业项目,带动种植产业、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改变传统种植、养殖模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实现良性循环,提高了村民的人均收入,实现了脱贫增收。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要以产业扶贫为依托,通过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围绕脱贫致富这条主线,需要我们把好致贫脉搏,结合村情,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供稿单位:临沭县扶贫办 作者:庞春江 编辑:王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