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湖水清 才有江水清

2022-03-11 08:08:15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编:郑思雯

  长江流域湖泊众多,这些湖泊是长江水源补给的重要来源,也是长江的重要生态屏障。

  一湖清水,才有一江碧流。长期以来,长江流域湖泊生态环境积累问题较多,重点湖泊的水生态服务功能普遍下降。开展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修复势在必行。

  了解重点湖泊的健康状况是开展修复工作的前提。“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开展湖泊生态健康评估来找准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说。

  重点湖泊健康状况要心中有底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湖泊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目前的评估主要以化学和富营养化指标为主,一些以生物要素为核心的指标由于缺乏生态监测资料、生态指示物种不明确等原因而难以应用,评估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湖泊的健康状况,更无法很好体现湖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价值。” 王毅告诉记者。

  “目前还缺乏针对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生态健康评估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方法。”王毅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忧:“目前,我国尚无系统的水生态环境评价制度。”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要强化指标体系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指标。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湖泊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具体而言,以物理指标评估重要生物栖息地的变化情况,包括水位变化、透明度、自然岸线保有率等;以化学指标评估生物生长的基础条件状况,包括总氮、总磷、溶解氧等;以生物指标评估生物完整性,包括重点野生动物和旗舰物种、浮游动植物、叶绿素(用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等;以毒性指标评估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包括微囊藻毒素、重金属等。

  王毅补充说:“在建立整体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也要根据不同湖泊的实际情况,设置差异性的具体指标,特别是提高江湖连通、自然恢复等指标的权重,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湖泊生态健康状况。”

  推动湖泊生态监测体系发展

  开展湖泊生态健康评估,需要有科学系统的湖泊生态健康基准数据作为参考依据,但这项工作在我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基础数据缺乏,制约了相关工作开展。

  实际上,2007年—2008年,我国开展了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系统调查、评价,并通过后续“水专项”在湖泊营养物基准和标准、“三河三湖”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了专题研究,为湖泊生态健康评估奠定了一定基础 。

  2012年,原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其中包含对水生态环境变化的掌握。

  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制度安排与科研支撑,湖泊生态健康监测与评估工作进展较慢。对重点湖泊开展全面“体检”和健康诊断迫在眉睫。

  民进中央建议,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会同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研究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湖泊长期生态健康监测网,实现各部门相关监测数据的互联互通。

  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推动湖泊生态监测体系发展,则需要建设一支业务熟练的调查监测队伍,强化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统一培训、统一指导,提高湖泊生态监测体系建设水平和成效。

  以鄱阳湖为切入点完善水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制度

  湖泊生态健康评估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工程。王毅表示,应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将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生态健康评估工作作为相关规划的重点任务,选取具有代表性、较为成熟的湖泊率先开展试点。

  鄱阳湖区生活着约占整个种群数量一半的江豚,世界上98%以上的濒危动物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以及60%以上的白枕鹤。

  生物多样性是鄱阳湖重要生态功能之一。“建议把重点野生动物和旗舰物种(如江豚)变化情况及生物完整性纳入水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密切关注直接影响水质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叶绿素等变化情况。” 汤建人说。

  除了生物多样性考核指标,鄱阳湖地区作为水源涵养地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然而,因受内河及长江洪水双重影响,这里多年水位变幅之大居长江中下游各湖之首。

  汤建人表示,应该从国家层面加大力度支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合理调蓄鄱阳湖水资源和水位变化,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助力上下游削洪抗旱和湖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同时,鄱阳湖河湖相转换明显,是典型的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是具有多种内陆湿地类型的世界级复杂湿地生态系统,其水质标准设置还需因地制宜。

  具体而言,要把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综合性水质等均作为水生态环境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来评价鄱阳湖水质情况,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以鄱阳湖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完善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才能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更大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汤建人说。

  未来,沿江各省市应齐心协力,切实为我国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支持。(中国环境报记者 肖琪)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