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助脱贫帮致富

2017-12-13 16:17:09  来源:青海日报  责编:陈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文章内容

检查光伏设备

  青海日报讯:12月4日,距离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不远的塔尔镇阳光明媚。进入初冬,山坡和田间都只剩下无垠的黄土和枯萎的草木。稀稀拉拉的人和车偶尔穿过乡村道路。在道路旁,一个叫做“盛天农业”的园区内一派生机勃勃。

  刚进入盛天农业园内,一颗大白菜模样的小楼便映入眼帘,沿着“大白菜”往园区内部走,一排排温室大棚延伸到远处,大棚的顶部,黑色的光伏板朝着太阳,吸收着阳光。站在大棚顶望去,远远的一片都是整齐的光伏板。

  园区内,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与盛天农业园的光伏维护人员在检查互感器等设备。工作人员为正在建设的大棚光伏项目提出指导意见的同时,检查了解第一期工程运行情况。

  “大棚里种菜,大棚外利用阳光发电,保证大棚里设备运行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盛天农业的负责人王说,这种“农光互补”发展新模式占地面积达284公顷,计划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25兆瓦。其中,一期5兆瓦已经分布在农业园区256栋大棚上。投资2.4亿元的二期20兆瓦目前已经开工。在离大棚不远处的空地上,圆形的钢混桩基已经建设完毕。

  跟随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进入蔬菜大棚。虽然棚外天气寒冷,进入棚中,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清新的泥土味,成熟的韭菜味混在一起。大棚内的几名农民正蹲在地上忙着割韭菜,割好的韭菜堆成一摞,用塑料布盖起来。

  “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光照资源,结合农业大棚,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农光互补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节约了土地,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劳动力,能够帮助村民脱贫,实现了环保、扶贫、利益的三赢局面。”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智能用电班班长张盛辉说,这个方式能够让大通县立足高原农业,结合国家清洁能源政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这是大通县首次采用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发电模式,能够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实现科技高效的循环发展。针对大通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的光照优势,该项目农光互补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为国家电网提供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600万吨,同时可实现就业700余人,实现脱贫300余户。(记者 潘玲)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