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山东省莒南县开创扶贫长效机制

2017-11-20 16:11:40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陈晨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消息: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进展,莒南县国土资源局派驻第一书记刘玉杰到坊前镇石门村驻村开展工作。刘玉杰同志常年吃住在村,与村民关系融洽,并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思路,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开创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前些年,石门村实施了土地增减挂项目,拆旧建新,全体村民搬迁上楼,生活条件有了极大地改善,但是村民收入来源依然匮乏。刘玉杰身为第一书记,积极协调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集思广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适合石门村脱贫致富的路子。

  通过深入了解村貌、村情,刘玉杰发现社区安置楼前的车库顶部平整,他便与村两委积极争取光伏发电项目,将大量光伏板安装在车库上面。“光伏项目总计投资60余万元,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预计7年收回成本,但是,我们与国家电网签订了20年的合同,实现了一次投资,长期收益,每年村集体通过光伏发电收入近10万元”,第一书记刘玉杰接着说,“光伏项目不占用耕地,充分利用了闲置的车库顶部,即使阴天也能发电,现在我们村每天都有收益,值得推广”。一句“我们村”充分体现了刘玉杰同志扎根基层的决心,他把自己和石门村紧紧相连,嫣然已是石门村人了。

  今年夏天,石门村还成立了农业机械合作社,争取扶贫资金14万元购买联合收割机用于农业生产,联合收割机对外承包,且优先承包给石门村贫困户。“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农忙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位村民合伙租用联合收割机,实行两班倒,人闲车不闲,每天每人都能收入近千元”,村民乔某高兴地说。

  随着生态观念的提升,环保政策趋紧,很多“散乱污”的养殖场关闭,石门村村民的收入来源少了,不少村民来村委反映情况。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刘玉杰和村两委同志详细研究政策,找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国家不是不让我们搞养殖,只是不让我们污染环境,只要我们的养殖绿色环保无污染,国家就不会反对”,村党支部书记乔世任介绍说,“我们通过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养殖用地的选址,并按照绿色环保的要求,建起了生态养殖场,养殖场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满足了村民通过养殖发家致富的需求”。

  通过以上“授之以渔”的措施,石门村很多村民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刘玉杰和石门村两委依然在努力地工作,他们为民务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团结带领石门村全体村民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勇往直前。(供稿单位:莒南县扶贫办 作者:赵亭云 编辑:王雅茹)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