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

2017-10-30 16:00:33  来源:黑龙江日报  责编:陈晨

  黑龙江日报讯:“河长制”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种责任制。就是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让各级领导干部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湖的污染治理和日常管理,让受到污染、“不健康”“亚健康”的河湖得到“治愈”“康复”,并使域内的所有河湖有人管、有人负责,形成管护长效责任制,从而保持“河清水净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

  一、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充分表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美丽中国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是全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做好河湖管理保护工作。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对全面推行河长制作出总体部署,这是我国水治理体制和生态环境制度的重要创新,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首先,加强生态保护、推行河长制是战略思维的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长期任务,久久为功。其次,加强生态保护、推行河长制是辩证思维的体现。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第三,加强生态保护、推行河长制是系统思维的体现。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做比,由一个部门负责管理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第四,加强生态保护、推行河长制是底线思维的体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出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

  二、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加强河湖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改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既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也是努力把龙江打造成为“生态强省”、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黑龙江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881条,总长度9万多公里;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条,总长度1万多公里。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等常年水面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湖泊253个,水面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虽然我省河湖与经济发达省份比污染没有那么严重,但由于受历史及多种因素长期影响,河湖生态也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和污染,一些地方对河湖重开发轻保护,重治标轻治本,侵占河道、围垦湖泊、农业面源污染、超标排污、人畜粪便污染、垃圾污染、非法采砂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问题也很严重。“落实河长制”已经写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提高对全面实施河长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河湖管护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格局,让龙江大地“天蓝、水清、地绿、景美”成为常态。全面推行河长制还是一件关乎民生福祉的好事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河湖水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广大群众对改善水质环境的诉求日益高涨,对水质问题的关注不断上升。能否用上清洁干净的水,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环境夙愿,也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如果水和生态环境还是“山河依旧”,那么群众就会不满意,增强群众幸福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