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环境清洁整治效果好

2017-05-24 09:28:14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陈晨

  人民日报讯:“黄姨,花盆都搞掂了,您安心去女儿家玩儿吧。”家住广州洪桥街三眼井社区九兜巷的黄姨老两口80多岁,特别喜欢种花,家中十几个花盆最怕积水孳生蚊虫,社区网格员小赖三天两头就去家中帮黄姨搬花盆清积水。

  登革热是广东常见的虫媒传染病,伊蚊是主要传播途径。岭南雨多闷热,初夏正是蚊媒孳生的时节。广东各地未雨绸缪,赶在蚊虫活跃期前开展环境清洁整治,铲除蚊媒孳生地,打好登革热防控的主动仗。

  5月19日,记者在三眼井社区遇到在大榕树下纳凉聊天的街坊,他们开心地说:“现在小区干净,蚊虫少见,带着孩子在外面玩耍很放心。”

  三眼井社区是广州中心城区典型的老社区,最新的房屋也有近30年楼龄。社区紧挨广州越秀公园,园内古树参天,易生蚊虫。防蚊防登革热,不仅靠打提前量,也要靠精细化管理。三眼井社区居委会主任廖向红告诉记者,社区常住人口约1.2万人,除了定期清洁死角、消毒杀虫,15个网格员每天巡查、探访,把防蚊灭蚊工作做到了家家户户。

  在防控登革热的实践过程中,广东省逐步形成了一套长效运作机制。2014年,广东成立了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每年全省开展一次“爱国卫生月”活动,每月县(市、区)开展一次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行动,每周镇街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广东全面启动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工作3年多来,实现了监测县区全覆盖,重点地市的镇(街)监测覆盖率达100%。

  广东省明确要求,在城乡规划建设和旧城改造、建筑施工设计中,“同时规划建设防治病媒生物的卫生基础设施”,在设施建设上为防蚊灭蚊设了第一道防线。目前,广东各城市正加快纱窗、灭蚊灯箱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各社区设立消毒站,购置各类灭蚊器械,从源头上控制登革热的本地传播。

  三年来,广东省登革热报告病例连续大幅下降,2015年较2014年下降96%,2016年较2015年下降68%。截至今年5月14日,广东无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记者 邓圩)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